每年有一半的时间,闫建国都站在北京松山位于山脊线上的西坡瞭望站上,用眼睛“看火”。最近几日,山里的夜间气温已是零下八九摄氏度,站在水泥台面上,寒风会从脸颊处横扫而过。
“西坡瞭望塔,正常”。
山里大多数时间都不会有火情,但需要时刻警惕。每天早上8点到晚间10点,每隔三十分钟,闫建国就要用对讲机,向山下的指挥中心汇报一次。
到了夜里,闫建国也没有完整的睡眠时间,只能穿着衣服在瞭望站的小床上靠一会儿。他设置了闹钟,每隔一小时就出来望一圈。
西坡瞭望站由两人驻守,他们都是松山林场的防火护林员。闫建国站岗7天后,同事前来换班,他才得以回家休息。
闫建国也时常觉得枯燥,“总一个人,想说话时,只能对着大山喊。”
但这份工作,他已经坚持了十年,其间山里没有发生过火情。日子久了,闫建国对视线中的草木都有了一种“特别的感情”,开始把自己看做一个这片山林的“守护者”。
闫建国。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
“看火”
松山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位于延庆区海拔约800米的一片山谷里。沿着陡峭而蜿蜒的石阶路步行上山,大约十五分钟就到了西坡瞭望站,一栋两层高的建筑。
46岁的闫建国穿着军绿色的迷彩服,站在瞭望站的水泥平台上,视线从右往左,扫过面前巨大的灰色山峦。
“我的工作很简单,就是每天往四周望,哪里冒烟了就及时上报。”他笑着说。
作为一名防火护林员,闫建国靠的是自己的“好眼力”。新来的同事喜欢用望远镜,闫建国却不爱用,“哪里有人,哪里冒烟,即便隔着远,我眼睛一扫就能看到”。